第133节(1 / 2)

重生纺织厂花 秋十八 2551 字 21小时前

“我爸?”何小曼一愣,“这太快了点吧。”

丁砚也一愣,立即意识到何小曼将“你爸”误认为“我爸”。其实他的意思是,何小曼可以对他用“你爸”来称呼丁佐民,偏偏何小曼给理解错了。“

丁砚大笑起来,确定将错就错:“那就叫‘你爸’,这样是不是慢点了?”

“我爸?不还是‘我爸’,哪里慢了?”

“哈哈哈哈,反正你开心就好,随便‘你爸’还是‘我爸’,我的‘我爸’就是你的‘你爸’,你的‘我爸’就是我的‘你爸’,这样是不是清楚点了?”

何小曼更糊涂了,好好地说事呢,怎么突然就出来一堆爸?

坐直了身子,认真地望着丁砚:“我都被你绕糊涂了啊。什么你爸我爸的。要不这样吧,现在我们就叫‘丁爸爸’和‘何爸爸’,以后,咱们就可以统一叫‘咱爸’,这样是不是就很严谨了?”

这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把丁砚给笑死了。

“好好好,你就是现在叫‘咱爸’,我也没意见。要不,咱们择日不如撞日,现在就去‘咱家’,见见‘咱爸’?”

“啊,太快了吧!”

(又嫌快!何小曼你还是个少女,不能老是嫌快,要知道读者都是很污的!)

第187章 择日不如撞日

虽说“择日不如撞日”, 但一想到真要去丁家, 何小曼还是有些紧张。

她今天办了件大事, 正处于又疲累又兴奋的微妙情绪中,深恐内心不够平静, 会直接影响她面对丁砚父母时的状态。

毕竟,何小曼很想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他们。这是对长辈最起码的尊重。

“我怎么也得换身衣服吧……”何小曼忐忑, “而且头发也很乱, 要是扎个辫子会不会更好些?”

实际上,何小曼如此在意形象的一个人, 怎么可能真的让自己不能见人。

丁砚最了解她,知道她此时其实需要鼓励,笑着替她将头发轻轻拢好:“你的头发乌黑又柔顺,不用多收拾,我的五指梳替你梳梳就很漂亮了。”

何小曼不由伸手去抚, 果然一头柔顺的长发已经整整齐齐地垂于肩上。

“那我穿得……会不会太不淑女了?”何小曼看了看自己的天蓝色真丝短袖衬衣和直筒牛仔裤。

这一身放到多少年后,是很休闲雅致的打扮, 但这年头, 牛仔裤还是有些街头小青年的意思。何小曼是因为在东方厂经常要下车间的缘故, 牛仔裤耐脏又方便,所以最近才常穿。

这在丁砚眼里当然是好看的。何小曼高挑秀丽,这种直筒牛仔裤是最衬身材的,显得她一双长腿又细又直。

“淑女是由内而外的。相信自己, 小曼。你往哪儿一站, 都是又有气质又有魅力。况且今天也不是什么正式场合, 就是去我家吃顿便饭嘛。”

“会不会太冒失?”

“不会啊,我妈都盼着你去呢。她一定很高兴。”

何小曼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好吧,反正后果你担着。到时候要是伯父伯母嫌弃,责任也在你。”

“哈哈,放心吧。”丁砚起身,牵着何小曼的手,将她从长椅上拉起。

如今他还真不担心父母会嫌弃何小曼。

归根到底,人都要用实力说话。

如今何小曼用自己的努力打下一片耀眼的江山,甚至她成为c州纺织行业的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也是经过丁佐民的首肯和默认,父母怎么可能会嫌弃她,欣赏都来不及。

丁砚找了个公用电话,打到家中,是保姆胡阿姨接的电话。早上父母出门的时候,说好晚上要一起回来晚饭,这其实是丁砚“撞日”的底气,否则兴师动众带了何小曼回家,结果父母两个大忙人都出去应酬,岂不是尴尬。

听丁砚说要带个朋友回来,胡阿姨也很高兴,说亏得今天多买了两样菜,而且今天高萍说想喝鸡汤,让她下午就给煨上,真是巧了,晚上正好享用。

胡阿姨不住家,只负责打扫卫生和买菜,如果高萍没应酬,就高萍回家做晚饭,如果高萍有应酬,那胡阿姨就把晚饭做好再走。

“看来今天你有口福了。”丁砚挂了电话,又牵起何小曼的手,这两人一到一起,就跟连体婴似的,手都不愿意放开,“胡阿姨正好买了鸡,她炖的鸡汤可是一绝。文火慢慢煨四五个小时,又香又鲜。”

下班后、晚餐前,这个点说吃的,简直十分罪恶。

何小曼不由咽了一下口水,又是艳羡,又是惭愧:“我吃倒是会吃,但手艺……很拿不出手。”

她对厨艺并没有很大兴趣,平时在家王秀珍和何淑华也是将家务几乎揽掉,何小曼如今可谓是十指不沾阳春水。

用何玉华的话讲:“我家小曼干事业的人,怎么能被厨房绑住?”

丁砚看她居然“惭愧”得很真诚的样子,心中暗自好笑,悠悠的道:“那就学啊。”

何小曼立刻小脑袋摇成拨浪鼓:“不不不,我不喜欢下厨。”

“哈哈,那不就行了,还虚情假意惭愧什么啊。”丁砚笑起来,“不喜欢就不要学,我会做就行了。”

同样是人,而且还是一对恋人,做人差距好大啊。

丁砚就从来不“虚情假意”,人家是真的认真学习下厨,去何家,也很认真地去厨房帮忙。

所以何小曼还能说什么?

什么都不要说,安心享受这份幸福就好。

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年代,极少有男人愿意如丁砚这样,将何小曼捧在掌心,无条件支持她的选择,心甘情愿当她的后盾。

不是每个优秀男人都会甘愿为你下厨,也不是每个优秀男人都会为你放弃国外优渥的物质条件,回到一切都刚刚起步的二线城市,参与新兴高校的建设。

丁砚却都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如此自然,绝不会让何小曼感觉到“你看,我是为了你在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