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革新(1 / 2)

永历四年 张维卿 1703 字 21小时前

金华府光复已经一年了,这一年的时间没有了马进宝及其麾下的侵扰劫掠,民生的恢复速度很快,至少通过对秋粮的收购,粮食这方面暂时还不成问题。可若是仔细想一想,若非是这亩产几百斤水稻的江南,换个地方、或者若是遭受什么旱灾、蝗灾、水灾之类的天灾的话,这粮食恐怕都会成为限制浙江明军发展的最大阻力。

除了田土的问题之外,军器的更新换代以及满足需求的制造,关键要点的堡寨、各县驻军的军营、各地的驿站和哨所的修建,这些所需的银两无不是天文数字。再加上今年新近占领区的免税以及明年善后和征虏两项借款第一年的还款压力,以至于今年按说收获颇丰的陈文,已经开始担忧能不能养活这支大军了。

但是,无论如何,总要设法坚持下去,而且不仅仅是坚持下去那么简单,新式武器的开发和更新换代,以及工艺手技术上的革新也是必要的。

结束了与孙钰的商谈,已是到了下午,陈文出了知府衙门就连忙赶往负责武器、甲胄制造的军工司作坊。

经过了清洗和改革后,军工司早已物是人非,眼下负责军工司衙门的主管文官是原东阳县县丞徐毅。他在曹从龙之乱期间不肯附和知县严之恒的附逆行径,事后得到了陈文和孙钰的双重肯定,不仅是基于筹功的考虑,其人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陈文便将他任命为军工司的主事,负责管理这个军器制造部门。

军工司下设刀剑院、弓弩院、火铳院、火炮院、火器院、甲胄院和军用院等数个大型工坊,全权负责浙江明军的军器制造事务。

其中如刀剑院并非只制造刀剑,明军使用的冷兵器皆属于这个工坊的制造范围;同理,甲胄院也不仅仅制造甲胄,头盔是应有之义,军服、斗篷、甚至是鞋袜也都由他们负责制造;弓弩院虽然这么叫,但实际上却并不制造弩机,反倒是火铳院除了制造枪管以外,还要负责制造枪机,并将它们组装起来;而火器院,看起来似乎是与火炮、火铳重合,但实际上它负责的却是火药的生产以及诸如火逑、火砖在内的水战火器的制造;至于军用院,则完全是杂项,水壶、斗笠之类其他各个工坊不做的,甚至包括一些训练设施也都是由他们来负责的。

原本这些作坊的效率一直不低,不只是和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工部衙门相比,就算是和其他明军的武器作坊相比也算是比较有效率的。

能够达到如此成绩,与王翊和王江二人的监督有着极大的关系,尤其是主管后勤、庶务的王江,他带出来的营造司官吏们即便是对陈文早有不满也从未在军器的产量上面拖过后腿。当然,他们一旦玩起来自然也是大的。

清洗过后,工匠们的工作效率在陈文的计件工资政策下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甚至很多工匠每天都要加班加点,总想着尽可能多的制造出需要的成品,以便获得更多的工资。

然而,随着标准化制度的执行,工匠们的打造速度无不出现了降低的现象。这是手工打造标准化部件的必然现象,按道理来说,想要增加产量就要增加工匠的数量,通过人力的增加来提高产量。

可是,如今的工匠传授技艺和读书人上私塾没什么两样,手工业的工匠一个师傅正常情况下也带不了几个徒弟,不像后世的技校那般批量生产。

手工打造并非像陈文的大班教学那般通过改变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就可以完成的,工匠打造出成品的过程远不是通过机械来生产那般简单,而是需要太多的相关知识和长久以来锻炼出来的技艺才可能达成的。

控制在手中的工匠就这么多,除了向商人寻求帮助,让他们想办法从满清占领区招募、拐带来一些工匠外,就只有通过扩大占领区进行招募了。

可是标准化的生产也会导致这些工匠的不适应,向满清的和新的占领区招募也要花费时间,产量上一时间也很难得到迅速有效的提高。而现在,随着扩编的进行,明军的武器装备却马上要面临大量的缺额。对此,陈文也只能问道于军工司的官员和工匠了。

相比工匠们一致表示对标准化的不解,工匠散去后,军工司的主事徐毅却有了一个特殊的提议,让陈文不由得眼前一亮。

“爵爷,下官在工坊里见过,那些工匠的不少学徒其实都已经有了独立进行打造的能力,但是按照拜师时的规矩,他们是要在师傅手底下打几年下手才能出师的,不如征用这些学徒来做事,应该就可以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了。”

这个提议很有建设性,但征用是不对的,因为除了他们的师傅外谁也无法保证学徒的能否按照规定打造出成品,容易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得在这个基础上换个思路才行。

“徐主事,你的这个意见很好,但是在细节上需要调整一下。”重新把几个作为文官副手存在的老师傅请来,陈文便开口说道:“针对产量低于预期这个问题,本官和徐主事刚刚商议,以后自各位老师以下所有的工匠师傅带出来的徒弟,只要能够将手艺学会能够自行打造物件就可以出师,不过出师后的前三年所打造的成品,师傅都可以获得一份分成。”